栏目分类

基本信息

  • 年份: 2020
    学校代码: 232150
    图书馆名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
    学校归属: 部属
    学校性质: 本科,公办
    学校所在地区: 南京市
    学校概况: 兰蕙九畹,弦歌不辍,甲子峥嵘华彩慕;

    舸舰千发,奋进争先,六秩风正扬帆时。

    2020年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年”,谨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贤达和广大校友表达衷心的感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坐落于南京江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约两千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万余名、硕博研究生近4000名、留学生1700余名。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1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育9个学科领域,设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22个专业学院,设有龙山书院(大类培养)、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藕舫学院(创新创业)、滨江学院(独立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达84.9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达65.62%。专任教师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4人、教育部特聘(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8人、国家特聘专家1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青年学者、国家优青、万人青拔等其他“四青”人才20余人,以及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省教学名师等600多人次。现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28个。

    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集群计算机中心等27个实践教学平台,“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为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环境科学概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拥有一批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创办有《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35万余册,数据库总量40余种,中外电子图书189万种,电子期刊119万余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51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及本科组唯一“高教社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中国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达40%,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达97.97%、升学率达35.11%。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17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十三五”期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38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含专题)(13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3000多项,获授权专利3476项。2019年,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04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8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69项,全年科技到账经费达4.4142亿元。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智库研究与决策咨询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学校教师还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学校外籍教师荣获“江苏友谊奖”外国专家最高奖项,2位外籍专家入选江苏“外专百人计划”名单。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中船重工724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面深化合作,与航天宏图、墨迹天气、象辑知源、中科三清、华风、中国电科院、太极计算机、旗云中天、富景天策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校企研究院。建有无锡、苏州、南京和安徽天长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江北新区正式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天长市签署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中国气象谷实体建设全面启动,开启“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建设新征程。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雷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莫纳什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7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南京市政府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我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40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

    初心永擎,使命在肩。守正创新,精进致远。立足新的发展时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秉承“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办学理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推进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网址: https://www.nuist.edu.cn
    图书馆代码: 23010011
    图书馆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60年,2010年迁入现址,馆舍建筑面积30712.03平方米。

            图书馆馆藏文献丰富,专业覆盖面广,是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收藏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目前藏有印刷型文献约232万余册,年订阅印刷型中外文期刊1051种。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核心期刊均有系统完整的收藏。同时藏有1951年以来全国和各地区大气科学类、水文气象类的资料和1956年以来的高空、地面历史天气图。近十年来先后引进和自建各类中外文大型网络数据库40余种,拥有电子图书189万册,电子期刊119万余册。形成了以大气科学为特色,与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多学科、多文种、多载体、结构合理的综合性馆藏体系,较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近60年来图书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书馆拥有面积1224平方米的大型借阅室10个,面积322平方米的中型借阅室11个,300平方米的密集书库2个,配置书、刊架4998节,阅览座位4200席。拥有电子阅览室1间,所配置的50台计算机,除具备数字资源的查询、阅读、下载和上网等功能外,还具备学生实习、考试、培训等功能,实现设备利用最大化和全校资源共享。此外,图书馆还拥有1个配置150个座位的放映厅,1个配置模拟会议系统、音频扩声系统、视频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同声传译系统、会议录像系统、直播系统和多画面监控系统的现代化智能学术报告厅,馆内具有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和文化氛围。  

            图书馆拥有注册读者32000余人。全馆树立以“读者第一为宗旨,以保障学校教学科研需要为主线,以服务育人为根本”的服务理念,实行“开架制管理,藏、借、阅合一,统借统还”的管理服务模式。以数字资源的建设和网络化信息服务为重点,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印刷型文献外借、阅览,电子文献查询、阅读、下载,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用户教育,文献传递、定题服务、科技查新、文献复制等服务。  

        图书馆构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信息服务局域网络,采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资源建设、读者服务、业务工作实行全流程计算机网络管理。馆内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信息点双重覆盖,无线网络信息辐射馆舍周围50米内。全校师生通过图书馆主页可以方便快捷地检索馆藏文献资源、阅览、下载网上电子资源、查询信息,提高了获取知识、信息的深度和广度。全馆各功能区每周开放七天,每天8:00—22:00,周开放时间98小时,寒暑假,每周一至周五开放,电子资源365天乘24小时连续为读者提供服务,较好地发挥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该馆为江苏省高校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单位,与江苏省大部分高校建立有馆际互借关系。  

            图书馆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馆内设有办公室、资源建设部、读者服务部、信息服务部、学科服务部、科技查新站6个部门,现有职工61名,年接待读者约200万余次。  

            图书馆在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总目标的指引下,坚持“资源、管理、服务”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正在加快图书馆管理现代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进程,进一步推进以大气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多文种、多载体、结构合理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资源、便捷的服务,把图书馆建设成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知识共享中心和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成有特色的知识型、研究型并重的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网址: https://lib.nuist.edu.cn/
    建馆时间: 1960
    通讯地址: 南京市浦口区宁六路219号
    邮编: 210044
    联系人: 姓名:吴桐
    电话:025-58699775
    Email:library@nuist.edu.cn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