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基本信息

  • 年份: 2024
    学校代码: 232074
    图书馆名称: 常州大学图书馆
    学校归属: 省属
    学校性质: 本科
    学校所在地区: 常州市
    学校概况: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江苏省商业技工学校并入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7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

    学校以“责任”为校训,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红色文化、创新创业、石油石化三大办学特色不断彰显,积极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协作品质、国际视野的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在校生总数为31003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48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194人(含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4人),留学生327人。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拥有省优势学科3个、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个,拥有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4个ESI前1%学科,其中化学已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2‰,工程学、材料科学已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3‰。在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9个学科上榜。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17个(含2个住建部专业认证);国家级一流课程19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规划教材10部;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和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11项、银奖11项、铜奖18项;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5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荣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7项、银奖6项、铜奖14项,实现国赛“六连金”,2020年、2023年捧得“优胜杯”;荣获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组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实现了国赛最高奖零的突破。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2575人,专任教师189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57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77.1%。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现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400余人次;省“双创团队”“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17个。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部级和行业科研成果奖项19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87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7项;被SCI、EI、CPCI、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60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近3500件。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21个(含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团队1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创新联合体,与国内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7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8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56个、产学研基地550个、校企联盟480个。2016年和2021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高品质国际合作。以学生互换、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重点,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和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爱尔兰梅努斯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工艺美术大学联合举办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成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1项,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项,省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际合作平台12个,成立了泰国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以色列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具备港澳台学生招生资质,是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成员。作为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原则倡议组织成员,已加入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江苏—加拿大高校合作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江苏—俄罗斯高校合作联盟等十多个合作组织;外籍专家伊格教授代表我校首次荣获中国政府国家友谊奖。通过高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入选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高校,现有4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作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与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大学、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大学分别共建孔子学院,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教育厅共建了欧洲最大规模的孔子课堂。

    学校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花园式校园”等荣誉称号。

    当前,常州大学正值全力推进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学校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通过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面向国际以及与之融荣与共的战略合作与互动,聚焦立德树人,加强内涵建设。全体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网址: https://www.cczu.edu.cn/
    图书馆代码: 23040001
    图书馆简介: 图书馆现有科教城校区、西太湖校区二个校区图书馆,馆舍面积40000多平方米,阅览座位2500个,中外文纸质图书184.5万多册,电子数据库60多个,中外文电子图书153.5万多种,电子期刊184.5万多册,学位论文1182.2万多册,音视频158324.14小时。  图书馆各校区分馆实行统一的开放制度,主要阅览室从早上7:00开放至晚间22:00,周开馆时间达105小时,部分场所24小时开放。各校区图书馆间实现通借通还,并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服务,读者可以自行预约和续借图书。图书馆以万兆光纤与校园网连接,馆内为读者提供网络连接端口和用于查询的计算机终端,同时实现了多种WiFi无线网络的全覆盖。图书馆网站和各类电子资源每天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全校师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检索馆藏文献资源,也可以通过校园网上任意客户端或移动客户端自由访问各种数据库资源。  图书馆是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成员馆,是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常州地区中心馆。常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是国家教育部授权批准的、具有部级查新资质的科技查新机构(编号L37),主要面向常州市以及周边地区的科研院所、公司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开展科技查新与咨询服务。2017年10月被批准为“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培育基地”  。  图书馆建有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专门收集和展示常州地区的非遗作品,现为常州市民终身学习服务基地、常州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图书馆还建有常州地方文化特色馆,收藏常州籍作者的著作以及反映常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著作,并建立了常州地方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积极参与常州地方文化建设与研究。   图书馆设置有办公室、资源建设部、信息咨询部、流通服务部、阅读推广部、现代技术部、科技查新站等部门。现有馆员53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22人,中高级职称者占全馆人数的62%  。   图书馆先后荣获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州市“巾帼文明岗”、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大学“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图书馆将本着“一切为了读者”的办馆理念和“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常大精神,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和江苏高水平大学的图书馆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图书馆网址: http://lib.cczu.edu.cn/
    建馆时间: 1978年
    通讯地址: 常州市武进区滆湖中路21号(常州大学城内)
    邮编: 213164
    联系人: 姓名:侯新兵
    电话:0519-86330122
    Email:lib@cczu.edu.cn
    图片